作者简介:刘民坤,太阳集团tcy8722副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广西大学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带头人、广西大学旅游科学研究中心主任。担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五届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二届旅游资源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广西文旅智库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、广西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、广西本科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广西党刊《当代广西》理论专家等。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3项,省部级项目8项。出版专著2部,在《管理世界》《旅游学刊》《经济管理》《经济地理》《人文地理》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。
梁连健,太阳集团tcy8722博士研究生。
央视春晚小品《咱家来客了》把热情好客的东北餐馆和南方游客的故事搬上了荧屏。低价菜大菜码、古道热肠的店家,引起观众的共鸣,也展现了冰雪旅游的火热场景。
从元旦到春节,“尔滨”一直引领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的热度。哈尔滨文旅出圈本质上是顺应旅游市场流量化、全域化、社交化等多维变化趋势的结果,其关键在于通过网络互动、社会互动、区域互动、产业互动等多维互动获取力量,实现流量的聚集与转化。其中,网络互动和社会互动为哈尔滨出圈前半场赢得流量和掌声,而区域互动和产业互动将决定其后半场能走多远。
一是借助网络互动管控流量。流量经济下,流量是核心要素和稀缺资源。首先,哈尔滨政府提前布局新媒体营销,强化与新媒体平台及其网红的合作营销力度,赢得眼球经济、粉丝经济的先机。其次,营造自媒体营销生态延续流量。引导全民营销,创造“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”“陌生的尔滨”等热门话题,实现持续引流。最后是防范流量危机。流量经济下,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无限放大,破坏旅游形象。危机公关能力和网络口碑维护是哈尔滨赢得流量经济的稳定器。
二是凭借社会互动赢得人心。哈尔滨“花式”宠游客是其出圈的关键。回看榕江、淄博再到哈尔滨,这些网红城市无一不是以“亲民”的形象出圈。全域旅游背景下,旅游正回归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本质功能,社会互动成为旅游活动的核心环节。这意味着旅游形象仅依靠电视广告宣传、旅游区管理来维持的时代已经结束,全民参与、全社会共建的旅游营销时代到来。例如,交通引导员、网络博主、铁路记者等市民,在工作岗位通过一言一行为哈尔滨代言,成为民间旅游推荐官;哈尔滨政府部门联合景区“花式”宠客,共建“尔滨”形象。“尔滨”形象出圈的核心在于全社会参与的良性主客互动。基于社会互动的旅游形象宣传,不再只是属于旅游景区、旅游部门的考题,更是检验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全民素质的考卷。
三是利用区域互动聚势借力。从“村超”邀请赛、“进淄赶烤”到“广西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”、南北“双向奔赴”,城市“出圈”后均发挥“顶流”的虹吸效应,通过区域互动聚势借力,实现互利共赢。旅游社交化趋势下,区域互动已从官方渠道扩展到民间渠道,影响效应更深更广。“广西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”促成黑龙江与广西的“双向奔赴”,带动两省文化旅游、农产品销售等多领域合作,区域互动成效显著。黑龙江与广西文旅产业、水果产业等领域具有资源互补优势,在工业发展、沿边经济、产业振兴等领域具有区域合作优势,推动两省持续互动、扩大合作领域将是未来南北“双向奔赴”的重点工作。例如,提前谋划两省四季文旅线路合作,强化两省农产品品牌营销合作,加强两省特色产业发展经验交流等。
四是依靠产业互动争取优势。旅游全域化趋势下,产业互动已成为文旅产业升级的关键,决定着文旅产业带动效应的发挥。哈尔滨全面推动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等产业互动,打造全域化景区,满足游客沉浸式体验需求。同时,哈尔滨旅游产业复苏,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跨区域合作,激发市场活力,为振兴东北提供新动能。哈尔滨文旅带火“八桂优品”和“黑土优品”等农产品品牌,推动砂糖橘、蔓越莓、五常大米等农产品热销,助力哈尔滨重点产业、重点地区、重点企业的招商引资以及南北方产业合作。网红流量终将退潮,推动哈尔滨文旅产业流量向相关产业扩散,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振兴,将流量转化为产业发展势能是哈尔滨“出圈”后半场的重点。
原文链接:http://h5.hljnews.cn/h5/detail/normal/5667265332528128